过滤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过滤机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2016年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地址初定为泉州府文庙[新闻]

发布时间:2020-11-18 09:35:37 阅读: 来源:过滤机厂家

2016年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场地地址 初定为泉州府文庙

自从泉州被确定为2016年央视春晚的分会场之一后,很多人都在猜晚会的会场会设在哪里?通心粉们也都各有各的看法,只是,这节目组到底更钟情哪里呢?

今天上午,记者从央视春晚节目组处获悉,2016年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的场地初定为泉州府文庙!

(资料图片)

为啥选择府文庙?央视春晚剧组曾表示,直播场地要综合考量地方大小,同时能够代表泉州地域特色,还要保证直播安全,选择文庙是做了综合的考量!通心粉可以持续关注泉州通的后续报道,关于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的一切,随后都将一一为大家揭密!(新闻广角)

【相关链接】

【名片/泉州府文庙】

(资料图片)

泉州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集宋、元、明、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,其历史悠久,规模宏大,布局匀称,建筑优美,造型独特,规制完整,文化内涵丰厚,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,为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。

泉州府文庙:历经千年风霜 凝聚古城文脉

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

【历史】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,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,982年(太平兴国七年)建为州学,后又迁他处,1109年(北宋大观三年)迁回,1137年(南宋绍兴七年)重建。

【建筑】府文庙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,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。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。面阔7间35.3米,进深5间22.7米,斗拱抬梁式木结构,以48根白石柱承托,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,风格古朴,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。

殿前砌露台,台明嵌有仰莲、复莲、扶桑、山茶、牡丹、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。台下通道、拜庭,两旁古榕垂荫,庭外为半月形泮池。上有元代建的泮桥,梁式石构,中部拱起,两边有石构护栏。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和西庑,全长112米,宽10米。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三开间,二进深,左为金声,右为玉振,三门联成一体,宽60米,深10米。

门外为露埕宽66米,深60米,可容数千人,左右为礼门、义路。西面临中山街建有泮宫门。庙东有明伦堂七开间,宽36.8米,五进深21.4米,前有宽深36米的露庭,东西两书斋,庭前有方池宽29米,长43.8米,中有4米宽的石桥,围以石护栏。外为育英门,再往东原存有尊经阁和名宦、乡贤祠等建筑。

【文物】府文庙内设有“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”、“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”、“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”。“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”设在大成殿内,正中有孔子塑像,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。主要文物有传世祭孔乐器、舞器、礼器等。其中六件青铜豆铸有“乾隆十一年台湾知府蒋元枢捐造,贡生蒋鸿皋监制”和铸有“同治六年五月铸,州同御即造,训导郑秉经郊行李树监铸”及“台湾北路淡水同知严金清谨制”的铭文编钟。是研究泉州文庙与台湾文庙的历史渊源关系的实物资料。

“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”设在文庙西庑,陈列有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朝代文化名人三十八位。这些人物从各个历史时期反映出泉州人文荟萃、人杰地灵,在政治、文化、经济、军事以及海外交通、国家统一等领域为社会以至世界作出重大贡献。展品使用现代彩色腊像工艺制作,配以精制各时代服饰,形象逼真、栩栩如生。

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

闽南网12月24日讯 昨晚7时许,在泉州酒店一客房内,一名20多岁的女子被发现死在浴缸中。报料人称事发现场留有一把刀及一封遗书。鲤城海滨派出所确认此事属实,事发后,已经通知家属。至于女子死亡原因,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。消息人士透露,死者疑似怀有身孕。

昨晚10时10分许,死者家人赶来海滨派出所做笔录,死者姓许,20多岁,晋江东石人。许某的母亲称,事发前女儿在南安水头一家服装店打工,前日请假来泉州。许某的丈夫、安海人陈先生在安海打工,对此也很意外,不知老婆为何来泉州。他说,和老婆平时感情没矛盾。妻子平时话不多,很文静也很节省。

而据警方介绍,许某还有一个1岁多的女儿,根据相应资料显示,许某是来泉州看病。

目前,家属提出两点疑问:一,许某为何不在晋江看病,为何来泉州;二,一个普通的打工女子,为何在五星级酒店开房。

警方称,该女子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,还在进一步调查中。(海都记者)

冬日洪田村的美,实在不像话。

闽南网12月24日讯 那株200多年的古枫香长得正艳,宛如一团火。正是油茶丰收的季节,再过几天,村里就会弥漫着化不开的榨茶油香味。

洪田村位于德化县桂阳乡东北部,西与葛坑镇连界,北与杨梅乡接壤,东与水口镇毗邻,现常住人口213人。

红的枫、绿的树、灰的厝,交相辉映,构成了色彩浓烈的巨幅油画

200多年古枫香 一道靓丽风景线

“生命颜色唯壮美,多情红叶醉此时。”下着小雨,藏在深山处的洪田,四周云雾缭绕,让人如入仙境。

村里长着一棵200多年的枫香树,每年选在数九寒冬时,染红成片的树叶。碰上一阵稍大的风,枫叶便会齐刷刷飘落,仿佛下了一场枫雨,美不胜收。村书记李光辉说:“古枫香太出名了,可以说,每个人都有个关于它的故事……”

落红满地,心情也很美

树的前方,是一座宏大气派的祖厝。李光辉说,乾隆二年,一位卖草鞋致富的村民建起了她。

如今,这座叫桂湖堂的祖厝里早已不住人,附近也只剩从出生就一直住到现在的李辉请。

62岁的李辉请沉浸在儿时的回忆中:每天,三两玩伴在砍柴、放牛后,一同跑到枫树下玩耍;夏天,我们会到那里乘凉;冬天,母亲总会叫我扫些枫叶回家点火煮饭。

古枫香是李辉请每天必经的地方,是他62年来的情感寄托。为了不让四周杂草丛生,他坚持每年都给枫树和祖厝周边除草。

雨后,云雾缭绕,整个村落如在仙境

4000多亩油茶林 风风火火榨茶油

过几天再去洪田村一趟,除了能碰见古枫香满树通红的美景外,行走在乡间小路上,还能闻见一阵阵浓浓的茶油香。李光辉说,那时,村里家家户户都已经开始忙着榨茶油啦。

洪田村有片4000多亩的油茶林,榨茶油的老油坊共5家,规模不大,零散分布在一座座瓦房里。

58岁的村民李辉斗经营老油坊已经37年了,今年,他的老油坊是最早开张的。透过斑驳的门板,隐约可见屋里有两位工人正在修理检查榨油机器设备。李辉斗说,再过两天,村民们就要来榨油了,他们得赶快修补好机器。

“要先把茶籽碎成粉,用火蒸上1小时,菜籽便可包成茶油饼,然后再装入油槽……”李辉斗说,平均每家每户每年至少可榨出茶籽油100斤,大多留着自己吃,也有一些人特地来找他们买茶油,“用茶油炖煮自家养的土鸡土鸭,鲜美又滋补”。(海都见习记者 柳小玲 海都记者 田米 文/图)

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,古人云“冬至一阳生”,认为冬至是一年中白天增长的转折点,阳气开始强盛,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在这一天,泉州有吃汤圆的习俗,寓意全家一年到头圆圆满满,也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昨日,丰泽区东湖街道东凤社区举办活动,提前为社区老人和外来工、困难群众过节。记者还采访了养生专家,为市民冬天御寒支招。

幼儿园小朋友和家长制作汤圆

现场

昨天下午,东湖街道东凤社区居委会携手泉州市海西社工举行“冬至送暖 汤圆传情”亲子暖冬公益行动。

“这个应该搓圆一点,这个要小一点。”下午3点,剑桥幼儿园里热闹非凡,十几名孩子和家长、老师及社工正在制作汤圆。不一会儿,各式各样、有粉有白的手工汤圆新鲜出炉,家长们煮好了汤圆,带着孩子们给社区十几位老人及保安、保洁员以及一些低保户家庭提前过冬至节。

品尝着热乎乎的汤圆,来自四川的魏再贵很是感慨,他告诉记者,自己来泉州十几年了,目前负责湖心苑路段的保洁,由于忙于工作,每年的冬至基本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,“今年能吃到小朋友制作的汤圆,感觉很温暖。”

家政员陈女士觉得举办这种活动很有意义,既可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,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,同时也可以关爱社区困难群众,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。

走访 手工汤圆最抢手

我市习惯称冬至为“小年兜”,昨日,记者走访中心市区发现,不少超市都将汤圆摆在了重要的位置,许多家庭也开始忙着“搓丸子”,节日气氛逐渐浓厚。

在丰泽街某大型超市,记者看到,速冻食品区汤圆的品种比平时丰富了许多,且被摆上了显眼的位置,还打出了“满25减3”的促销广告,某品牌汤圆的促销员则忙着现场煮汤圆招呼顾客试吃,超市里还回荡着《卖汤圆》的歌曲。记者注意到,这些汤圆有芝麻味、花生味、紫薯味、红枣味等,几名市民围在手工汤圆柜台前左挑右选,一次性买了3斤手工汤圆的王女士告诉记者,手工汤圆品种虽然没有品牌汤圆多,但是这些汤圆现做现卖,口感更好,更有嚼劲。

专家提醒,汤圆外皮由糯米制作,它们的馅通常是由芝麻和白糖等混合而成的,含糖、含热和含油脂的量比较高,不适合做早餐,也不宜做正餐,不宜过量,尤其是糖尿病、胃肠道等疾病患者。

专家 多招提高御寒能力

从冬至开始,我国各地都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。那么,冬至该如何进补?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著名老中医林禾禧。

林禾禧说,汤圆是糯米粉搓的,糯米具有补脾阳和胃气作用,冬至吃甜丸能进补热能,增补阳气,加上番薯,补而不滞,有助消化。冬至节一些地方还要备办嫩饼菜。其主要原料是胡萝卜,还有猪肉、海蛎、豆干、大蒜等。从营养学分析,是十分合理的配餐,营养丰富,富含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,能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。由此看来,冬至吃汤圆、嫩饼菜是具有科学养生道理的。

“要改善寒冬怕冷的问题,一方面是衣服穿着要适量,避免穿太多,否则一动就一头汗,反而容易感冒”,林禾禧认为,另一方面,身体较好的人可以从夏天开始就训练洗冷水浴,到秋天则适当“秋冻”,这样到寒冬就能提高御寒能力。同时,坚持适当的户外体育锻炼,也能提高御寒能力。

此外,食疗也是对付“怕冷”的好办法。因为怕冷的人多是气虚、阳虚、血虚。气虚的人可多吃人参、党参、黄芪之类;阳虚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可吃鹿茸,巴戟天、肉苁蓉、冬虫夏草及制附子也可选用;血虚的人可选用四物汤。改善怕冷的食物有鸡肉、羊肉、牛肉、狗肉等。民间流传的“三元汤”(由红枣、莲子、龙眼肉组成),也是冬季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好食品。(记者 吴志明 文/图)

领商网

领商网

领商网